图为“火星任务 近期进返京人员流动较大,提示进返京人员要切实履行个人防疫责任,严格执行进返京防疫政策,主动向社区、单位等相关部门报备,返京后开展3天2检,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,间隔24小时后、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,7日内不聚餐、不聚会、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,做好健康监测,出现发热、干咳等症状,及时主动向社区报告,按规定就医。请与官方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人员,中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,接到电话、短信、健康宝弹窗、健康宝黄码或红码提示风险人员,立即主动向社区、单位、宾馆等报告,配合做好集中隔离、居家隔离、健康监测、核酸检测等各项防控措施。摄
“得了这个第一名我觉得也不值得庆贺。”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决赛落幕,吴艳妮望着计时器上13秒15的成绩,语气里满是遗憾。这枚金牌的背后,是广东队刘景扬攻第八栏时意外摔倒的遗憾,也是福建名将林雨薇冲线时踉跄倒地的插曲——未能与对手以最佳状态硬碰硬较量,让一向自信的吴艳妮难掩失落。
“今天刘景扬跑得很好,她如果不打栏,第一名应该是她的。” 吴艳妮的坦诚里藏着对自身状态的清醒认知,“自己赛前积累还是不够,回去得好好完善体能和专项能力。”作为中国女子100米栏的领军者,她的目标早已超越单项冠军,只是东京田径世锦赛12秒73的达标线,至今仍是难以触摸的屏障。回溯本赛季室外赛场,她的最佳表现是5月长三角钻石赛带伤跑出的12秒96,而从5月底亚洲锦标赛的铜牌,到本次全国锦标赛夺冠,她甚至都未能再次突破13秒大关。
从室内赛季的高光到室外赛场的起伏,伤病成为2025年至今吴艳妮绕不开的关键。更微妙的影响来自全运会周期的战略选择。2025年是十五届全运会决战年,包括吴艳妮在内的老将普遍在赛事中刻意调整状态,以“留力”策略避免过度消耗,让她的专项能力与体能储备未能达至巅峰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 【编辑:刘阳禾】